租屋糾紛2|房客轉租成麻煩製造機 房東自保看這裡

蘋果日報/余奕賢
房子出租最怕遇到惡房客,租屋糾紛處置更是曠日廢時,包租代管業者坦言,常見糾紛除了漏水等屋況修繕問題,房客非法轉租也時有所聞,最常發生的是轉租經營不良導致本身欠租,或是房子經過裝潢無法復原,還有房客冒充二房東轉租詐財跑路等案例,由於法令規定從事轉租必須向主管機關申請、辦理公司登記,還要繳存營業保證金、加入同業公會,可以檢視房客是否符合資格,初步篩選身分之餘還要在契約明定轉租條例,包括是否要求恢復屋況等,有助降低踩雷風險。
優式租售管理創辦人傅韋豪表示,一般租屋糾紛以屋況修繕問題居多,例如漏水該由誰負責,但從實務經驗來看,房客分租、轉租的糾紛也不少,尤其二房東經營不良導致本身欠租最常發生,因裝潢等價金無法透過收租回收,租金壓力擴張只好提前解約,這類案例層出不窮。
他認為,上述糾紛其實能夠避免,核對租客身分可初步進行把關,由於租賃新制要求轉租必須辦理公司登記、繳存保金15萬元還要加入公會,得知房客打算轉租後,務必檢視資格是否符合,還要請對方提供轉租經歷、避免租給首次經營者。
不過他也坦言,即便房客具備合法轉租資格,還是可能爆發租屋糾紛,而且好發在房子點交階段,例如二房東租期長達十年,格局經過裝潢早已今非昔比,心態上認為裝潢當作禮物送給屋主,屋主卻不願意買單,由於時間周期較長狀況不如欠租常見,還是會有大房東身受其害,建議屋主要在契約白紙黑字要求房子物歸原貌,包括品項、使用廠牌等都要詳細註明,避免糾紛亦可保障雙方財務,萬一糾紛才能據理力爭。
根據傅韋豪的說法,還有一種租屋糾紛同樣來自轉租,有些不肖人士用假身分租屋,簽約時提供的戶籍地址、職業及身分都是假冒,得手後未經屋主同意轉租,同時向多方收取押金再捲款逃逸,類似案例時有所聞,提醒房東簽約時務必索取公司名片、或請對方出示在職證明,確認未來可向何處聯繫求償,尤其避免租給外籍人士、分租客,「我們不是鼓勵歧視,只是這類租客難以掌控,假設分租客另一半付不出房租,或是外籍人士轉租捲款逃逸,無疑都是自找麻煩。」他還提到,房客若想避免遇到跑路房東,應該要求出示權狀證明是屋主本人,倘若對方堅稱取得屋主授權,也要提供契約內容進行核實。
傅韋豪強調,房東除了把關契約內容,還有其他篩選房客的方式,包括來電時確認對方精神狀況、帶看過程觀察肢體細節、確認房租金流來源以及瞭解搬遷原因,謹守細節才能遠離惡房客,例如有些房客自稱從事金融業,但全身刺青還嚼檳榔,儀態與金融業印象中襯衫筆挺的風格迥異,此時就要有所警覺,而且不建議租給年齡20歲以下、60歲以上者,理由是年紀太輕財務狀況不穩定,太年長可能會有疾病風險,尤其發現身分證或健保卡的戶籍地在區公所,通常都是欠債跑路才會這樣做,一般建議直接婉拒。
